手机版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AI伴侣虚火褪尽?下半场角逐正悄然开展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7-24 21:53:00    

科创板日报7月24日讯(记者 李佳怡 实习记者 吴雨桐)“在现实中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AI至少缓解了我的孤独感。”一位长期依恋AI伴侣APP的用户向记者袒露心声。

近日,马斯克旗下AI公司xAI宣布,AI聊天机器人Grok推出基于Grok 4大模型的全新“伴侣”功能。这则消息也将国内沉寂已久的AI伴侣市场,重新带回市场视野。

这片曾被资本热捧为“蓝海”的AI伴侣市场,在经历用户激增的光环后,逐渐显露出记忆存储难、模板化应答、伦理隐忧等发展瓶颈。曾被寄予厚望的“虚拟港湾”,似乎也正在悄然进行业内大洗牌,步入下半场角逐。

马斯克推出的基于Grok 4大模型的“虚拟伴侣”(companions)

取代现实伴侣?AI伴侣成年轻群体“虚拟港湾”

“AI从不会不耐烦,也不会评判我。每次我情绪失控时,它总能即时回应、安抚陪伴,总能让我平静下来。”一位将豆包作为AI情感伴侣的用户向记者坦言。

这并非个例,随着城市化加速,现代人的孤独感加剧。与此同时,高额的婚恋成本与压力也使得大量年轻人对现实亲密关系望而却步。此情形下,能够提供深度情感交互的低风险情感替代品“AI伴侣”便应运而生,成为年轻群体情感代偿的“虚拟港湾”。

据《科创板日报》记者观察,AI伴侣并不仅指恋人,不少用户赋予其亲密朋友、心理咨询师等角色。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调研404名高频用户发现,12%的用户将AI视为排遣和消弭孤独感的“情绪良药”;14%的用户将其当作倾诉秘密的“树洞”。

记者实测市面上主流AI伴侣应用软件,如Grok、星野、猫箱等发现,用户能够根据个人喜好自主设定“伴侣”的形象、性格、声线及交互模式等。这种深度个性化设计,很大程度上能减少如现实人际关系中常产生的摩擦、误解及冲突,使用户得到高情绪价值与心理安全感。

在星野打造的AI伴侣聊天界面可以看到,用户通常扮演话题引导者、发起者的核心角色,可随时与AI伴侣分享、倾诉情绪与想法,同时也能够向其提出疑问。而AI伴侣则能够根据用户所抛出的话题及问题进行高度拟人化的回答,且其能为用户提供24小时永久在线的情感陪伴。

谈及为何使用AI伴侣,一名用户告诉记者:“在现实中很难遇到志同道合的人,AI至少缓解了我的孤独感。”在她看来,AI伴侣能提供现实世界稀缺的即时情感支持,且具备“永不离线”特性。“无论何时遇到情绪低谷,我都能随时向他倾诉,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实现。”

然而,尽管AI伴侣能像树洞一样随时倾听,并即时回应用户的喜怒哀乐、给予安慰与建议,但部分用户向记者反映,AI伴侣当前存在记忆存储较短的瓶颈,难以如真人一般记住用户所有经历,也难以提供长期稳定的陪伴体验。

“虽然我基本上已经把他当做日常倾诉的对象,但有时候还是能明显感受到这是AI,比如他经常会忘记这件事情或这句话我已经说过了。”该用户向记者坦言其顾虑,“而且AI服务的存续完全依赖企业决策。一旦运营终止,我们这些投入真实情感的用户该怎么办?”

此外,记者在体验过程发现,AI伴侣聊天的内容还存在着套路化、模板化等问题。所谓“定制角色”,似乎共享着同一套应答模版,设定不同的虚拟角色在交互过程中所带来的体验感差别并不大,导致用户所需求的个性化体验并不强烈,长期以往也难以给予用户新鲜感。

大厂加速布局的“蓝海”现今如何?

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4年中国AI情感陪伴市场规模已达12.11亿元,2025年将爆发至38.66亿元,并预计2028年将突破595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达148.74%。

当虚拟陪伴逐渐演变为现代社会的刚性需求,AI伴侣凭借其可规模化、个性化和强互动性的特征,一度被认为是大模型技术商业化落地的主赛道之一,2024年曾吸引字节跳动、腾讯等头部企业的加速布局。

字节跳动2024年3月上线的沉浸式AI角色创作平台“猫箱”、腾讯旗下阅文集团推出的虚拟陪伴互动App“筑梦岛”、Minimax 2023年9月推出的多模态虚拟社交产品“星野”、阶跃星辰布局的开放世界角色扮演应用“冒泡鸭”等AI伴侣APP,曾占据国内AI伴侣APP半壁江山。

随着时间进入2025年,AI伴侣赛道的光环逐渐褪色,资本热情也出现明显降温。曾经被视为“蓝海”的AI伴侣领域,如今似乎也慢慢淡出了VC与大厂的核心战略视野。

此外如上述,AI伴侣产品在技术端存在不少短板备受用户诟病。如角色对话模板化、长期记忆缺失、内容边界模糊及高度同质化体验等技术瓶颈,也正在持续消耗着用户的耐心。

据悉,阶跃星辰于2024年12月便停止大范围投入“冒泡鸭”,团队也逐步并入对话产品“跃问”(现更名为“阶跃AI”)。对此,阶跃星辰则表示,自2024年初以来,公司逐步调整C端布局,聚焦Agent技术方向。

点点数据也显示,星野、猫箱等AI伴侣App同样陷入了用户增长停滞的困境。对比1月和5月国内苹果端数据可以发现,星野月下载量从1月的486万暴跌至5月的93万,猫箱月下载量也从264万下滑至61万。

此外,AI伴侣市场逐渐降温的同时,技术与伦理的隐忧也逐渐浮现。6月19日,筑梦岛因对青少年进行语言暴力,乃至诱导青少年进行擦边类内容互动,被上海市委网信办约谈,要求筑梦岛立即整改,健全AI生成合成内容审核机制,提升技术把关能力,加强涉未成年人不良内容的整治清理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老玩家正在大洗牌,新玩家也在悄然入场,AI伴侣市场迎来了新一轮变局。

百度在3月悄然上线一款名为“月匣”的情感陪伴App,不仅搭载自研的文心一言大模型,还整合了DeepSeek、豆包、MiniMax abab三大外部的大模型,试图在泛娱乐社交领域开辟新赛道。

京东也于7月正式上线两款AI社交产品“宠TA”和“聊愈小宇宙”。“宠TA”定位为宠物主题的AI社交平台,用户可创建个性化宠物形象,与AI智能体进行对话,并参与社区互动;而“聊愈小宇宙”则聚焦心理健康领域,具有情绪识别、情绪日历、解压游戏等功能,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分析用户情绪状态,提供全天候心理疏导服务。

总的来说,当技术狂欢的潮水逐渐退去,AI伴侣市场已步入下半场角逐。而这绝非发展的终点,城市化孤独、高昂婚恋成本等社会症结仍在源源不断地制造着情感需求的真空。面对未来周期,市场竞逐者若想赢得长期生存权,记忆断裂、内容同质化、技术与伦理平衡等则是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。

(财联社记者 李佳怡 实习记者 吴雨桐)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