优化营商环境,佛山再次跑在全国前列。9月1日起,《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正式实施,成为我国地级市中首部为促进企业投资而设的政府规章。
近年来,党中央围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、稳定民营经济信心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。但国内对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相关规定只散见于一些法律、法规或政策文件当中,并没有专门的系统性的规章制度。
佛山召开全市增资扩产企业对接大会,推动了一批项目签约落地。
佛山作为中国民营经济大市,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,围绕吸引投资、便利投资、保护投资进行全方位的法制设计,将既往政策优势经验上升为稳定法律规范,体现佛山在保护、促进投资方面的务实创新。
在规范政府招商行为方面,《办法》明确要求,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实行透明招商,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在法律、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政策优惠,不得制定或者实施歧视性政策措施。
在项目落地方面,《办法》明确,从项目审批、土地出让、环评服务、融资支持、信用体系、人才服务、税务服务等方面,简化审批流程,提高办事效率,降低投资成本,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、全流程的便利化服务。
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。《办法》明确,如因形势变化或公共利益需要调整政策,政府会设置合理的过渡期,以便投资者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调整。同时,政府应当履行对投资者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诺,优化政策兑现流程,畅通申报通道,确保政策承诺及时兑现。
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滕宏庆认为,佛山通过《办法》的出台,实现了招商引资规则体系化,既为政府部门划定权责边界,明确协同机制,又为投资者提供政策兑现、土地供给、金融支持等可操作路径,在全国具有显著的示范意义。
8月28日,《佛山市投资促进办法》法制培训讲座举行。
法治环境越好,企业信心越足。香港异构智能公司正计划在佛山投资芯片设计项目。“我们曾在其他城市有过这样的遭遇,新的政府领导上任后,过去招商承诺的政策就不认账了,这对企业来说非常被动。”该公司CEO何绍钧表示,芯片行业需长期投入,更加希望有长期稳定的政策支持,佛山通过“白纸黑字”的政府规章明确政策预期,让企业投资更加放心。
近年来,佛山持续迭代升级“益晒你”企业服务体系,连续三年在广东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排名地级市第一。今年1-7月,佛山全市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64个,总投资额2257.65亿元,同比增长4.3%。
文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阮凤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