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重塑企业智能中枢:中国一汽发布首个运营智能体OpenMind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01 07:17:00    

图片来源:中国一汽

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,生成式AI掀起管理模式重构之风。对比天生“云上”的互联网企业,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中步履维艰。面对AI带来的范式跃迁,人工智能,究竟该如何嵌入企业的神经中枢?

4月30日,在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期间,中国一汽正式发布了面向全集团运营管理的首个企业智能体——OpenMind。这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个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企业运营智能体(EOA)。

OpenMind基于阿里通义大模型打造,可以通过多轮对话精准识别用户业务办理意图,逐步获取业务办理所需信息,自主完成业务办理。当前已实现日常业务处理、政策咨询、知识检索、任务自动化及生成智能分析报告辅助管理层决策等功能。

中国一汽董事长、党委书记邱现东在演讲中指出,经过近四年的实践,中国一汽在数字化转型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效,基于一汽七星云工作台,核心业务100%上线,2万余名员工在线作业,研发周期、制造成本、销售转化力、订单交付周期等全面优化,真正实现商品车下线入库,数字车上云入湖,企业运营效能效率大幅度提升。

而对于AI如何助力智能化、产品的、生产力的升级?阿里云集团副总裁、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安筱鹏在峰会上给出的回答是“一切智能硬件会被AI大模型所驱动;一切软件会被AI大模型所重构,一切数据也会被AI大模型所激活。”

安筱鹏认为,企业正在加速向数智化转型,未来企业将会是客户的运营商,汽车企业跟运营商一样,应当实时的洞察、实时的满足客户需求,并实现极致的客户体验。

而企业运营智能体必须具备感知、决策及调用工具的能力,如何让这个智能体在企业中发挥价值,往往受限于数据的质量,基模对专业知识的局限,以及内外部工具调用方法不一致的问题。

据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红旗品牌运营委员会副总裁、体系数字化部、信息化、数字化办公室总经理门欣介绍,Open Mind通过两大关键举措,实现了智能体在企业内部落地的突破。

一是通过千亿Token多模态行业数据集,强化推理大模型,对汽车专业领域的认知深度,同时全面采纳MCP协议,完成了七星云工作代,3万+以上原子服务的改造,并集成200家外部生态服务,实现秒级的服务编排与工具调用。

二是首创一套覆盖研发、生产、供应链及用户的多模态数据治理体系,在AI时代下,升级企业多模态数据质量,为OpenMind提供源源不断的数据。

在门欣看来,数字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源于数据驱动的动态进化,随着数据密度、业务单元连接的维度、企业智能体迭代频率三者的融合,推动企业从经验响应迈向智能涌现,在不确定中抢占先机。

在OpenMind加持下,一汽·七星云工作台实现企业全链路智能,引领中国一汽进入EOA时代。

在EOA时代,门欣认为,企业价值将由三个核心因子在时间变量下的积分结果。一是由业务对象特征数量计算出的“数据密度”,它代表了企业对数据孪生的完整度,决定了信息的价值;二是由业务单元连通性计算出的“连接维度”,它代表了打破数据孤岛,实现全域连接的能力基础;三是由企业智能体迭代频率计算出的“进化速率”它代表了在AI时代下,企业智能中枢是否能够跟得上行业发展的脚步,保持技术先进性的能力。

数字化转型是一场由数据智能驱动、AI赋能的深层次跃迁式变革,是彻底突破传统运营模式和作业范式的颠覆性进化,其本质是通过融合人工智能思维与数字技术体系,对企业业务运营系统进行全要素重构的革命性进程。

在数字思维和AI的背景下,未来的企业,员工会从作业层面脱离出来,工作会由机器人、数字员工实现,员工在企业中存在的形象,不再是流程和业务动作的执行者,而是智能体的运营者、操控者和提升者,员工形成了新的业务价值点(岗位价值),就演进为数据挖掘者、模型构建者和业务优化者。

也许正如门欣所言“当每个事件都折射出数据的光谱,企业就拥有了解码企业规律的棱镜。”(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,作者|张敏)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