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经记者 张家振 武汉报道
武汉楼市半年考“答卷”成色几何?最新统计数据给出了答案。
7月15日,国家统计局公布的“2025年6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”显示,6月,共有56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售价指数环比下降,14个城市环比上涨。其中,武汉6月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.1%,同比下降3.2%,环比、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,楼市阶段性筑底回暖的趋势更加明显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日前从戴德梁行武汉公司方面获得的最新统计数据也显示,今年上半年,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整体呈现出市场供应、成交面积、成交价格齐涨的态势。其中,批准上市面积、总成交面积分别同比上涨约0.9%、2.2%,和2024年相比,平均成交价格微涨0.7%。
(近10年来,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面积和成交均价走势情况。图片来源:戴德梁行)
戴德梁行武汉公司总经理周星分析认为,2025年上半年,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在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背景下,土地市场核心区域涉宅用地热度不减,民营企业拿地参与度有所上升;主城区价格敏感型需求释放带动住宅市场回暖,但远城区库存压力或影响整体市场复苏。
主城区价格敏感型需求集中释放
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期后,在各项利好政策刺激下,武汉市房地产市场正总体行进在企稳回暖的轨道上。
根据戴德梁行统计数据,今年上半年,武汉商品住宅市场总成交面积328.2万平方米,同比上升约2.2%,批准上市面积301.3万平方米,同比提升约0.9%;平均成交价格15636元/平方米,较2024年15530元/平方米的均价小幅上涨约0.7%。
尽管武汉楼市整体有所回暖,但市场需求向中心城区集中的趋势更加明显。分区域来看,武汉市中心城区占成交面积的41.2%,占供应面积的50.9%,而远城区分别仅为28.6%和19.6%。
戴德梁行武汉公司研究部经理胡韵表示,今年上半年,中心城区引领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成交,江岸区、汉阳区、东湖高新区分别以46.2万平方米、36.2万平方米和35.6万平方米实现领跑。
在成交价格方面,和2024年价格普跌相比,武汉市大部分区域的成交价格降幅呈收窄趋势,汉南区、新洲区、武昌区和沌口片区(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)分别上涨6.1%、2.8%、2.6%和0.3%,而降幅较大的区域有江夏区、东湖高新区、江岸区和汉阳区,分别较2024年下降了14.1%、10.8%、9.0%和6.7%。
“值得注意的是,四个价格降幅较大的区域中,江岸区、汉阳区和东湖高新区同时也是今年上半年成交面积最多的区域。”胡韵分析认为,这从侧面证明本轮成交回升的核心因素是价格敏感型需求集中释放,即长期观望的刚需或置换群体集中入市形成的“以价换量”效应。
此外,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库存高企的现状也备受关注。戴德梁行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6月底,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的整体出清周期达到27.5个月,虽然和2024年7月的30.9个月相比有所下降,但对比2024年12月的17.6个月,反弹较为明显。而高于平均出清周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新洲区、蔡甸区、黄陂区等远城区。
“总体而言,今年上半年,武汉市商品住宅市场较2024年有所回暖,主城区通过价格回调激活了观望已久的刚需和改善型需求,而远城区库存压力依旧高企,区域分化加剧或成为武汉楼市全面复苏的最大掣肘。”胡韵表示。
核心地段多宗住宅用地溢价成交
和武汉楼市整体有所回暖不同,武汉市土地市场的总体表现依旧低迷。
根据戴德梁行统计数据,今年上半年,武汉市土地市场成交面积为153.9万平方米,同比下降10%;成交金额为126.6亿元,同比提高8.6%;平均成交楼面地价4208.4元/平方米,同比下降12%。
这也和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土地市场供应、成交“主战场”集中在部分远城区密切相关,长江新区、沌口两大区域合计占武汉市土拍总面积的47.6%,占据了近乎半壁江山。纯住宅用地主要成交在黄陂区、沌口和江夏区,成交面积分别为12.2万、11.7万和11.2万平方米。
从土地成交类型来看,今年上半年,涉宅用地依旧是武汉市土地市场成交的主力,占成交总面积的50.1%。其中,纯住宅用地占比27.8%、住宅及其他用地占比12.7%、商业住宅用地占比9.6%。
“受成交地块主要集中在远城区影响,在武汉市土地市场成交表现中,综合用地和涉宅用地成交楼面价分别较2024年下降了29.1%和17.7%。”胡韵表示,但武汉市主城区核心地段仍“一地难求”,多宗主城区优质宅地历经数十轮竞拍,最终溢价成交。
例如,6月30日,绿城旗下武汉旭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经过106轮竞价,最终以约6.7亿元拿下江岸区P(2025)049地块,溢价率达54.4%,成交楼面价27920.2元/平方米,成为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土拍市场中的“溢价率之王”。
记者注意到,在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土地市场中,中心城区多宗优质地块也曾引发房企激烈争夺。此前,位于青山区临江大道的P(2025)014和武昌区中山路P(2025)035两宗地块溢价率分别达到34.3%和30.6%。
不过,从拿地企业性质来看,央企仍然是拿地主力,拿地金额占比达72.4%;民营企业拿地金额占比为25.6%,和2024年年底的13.7%相比,民营企业拿地参与度有所提高。
胡韵分析称,从整体来看,今年上半年,武汉市土地市场热度较之前有所回升,在以打造高品质“好房子”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一轮房地产发展趋势下,核心区域涉宅用地仍对开发商具有相当的吸引力。
(编辑:石英婧 审核:童海华 校对:翟军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