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超举着印有“食为蒸公益盒饭”字样的红色圆形手牌。
4月28日晚,史超和店员在店里准备公益盒饭。组图/记者周翼
每晚10时,喧嚣了一天的城市开始安静下来。在怀化市鹤城区,上晚班的外卖员、快递骑手、出租车司机、环卫工人等,他们的晚餐有一个新选项:去食为蒸餐厅吃免费的公益盒饭,这里每晚会供应50至100份不等的盒饭。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至今,食为蒸餐厅推出的公益餐,已累计送出近3万份。
36岁的老板史超是怀化本地人,从事餐饮行业已有11年,他说:“能帮助到他人,自己感到很开心、很值得。”4月28日晚,潇湘晨报记者与史超进行了对话。
排队领盒饭的人员大多是夜班工作者
4月28日晚上8时30分,怀化鹤城区食为蒸餐厅(湖天大道店),还有零星的几位顾客在用餐,店员开始整理卫生。晚上9时,餐厅打烊,老板史超带着店员一起准备晚上的公益餐:他们将为夜间工作者提供免费的盒饭。最早的一批领餐人已经来到店外,坐在台阶上等候。
晚上10时,餐厅老板史超拿出一叠印有“食为蒸公益盒饭”字样的红色圆形手牌,按照排队顺序,发放给前来领餐的人员。史超一共发放了60块手牌,每一位领到手牌的人,可以兑换一份盒饭。
“我是这里的常客了,公益盒饭这个事情做得很好,值得宣传。”现场一位大爷告诉记者。
史超告诉记者,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至今,食为蒸餐厅推出的公益餐,已累计送出近3万份。36岁的老板史超是怀化本地人,从事餐饮行业已有11年。
记者注意到,排队领餐的人员中,以男性居多,他们有些还穿着工装,戴着头盔,还是工作的状态。史超介绍:“他们都是家里的顶梁柱,晚上工作赚钱也很辛苦,每天晚上来领一份盒饭,一个月也能省下300多元。”
食客自发建群解决浪费和跑空问题
“谢谢,发财,我刚好在附近,看到消息就来领了。”当晚10时30分许,一名50多岁的“的哥”领走了当天晚上最后一份免费盒饭。“的哥”一脸开心,向老板史超表达感谢。
这位“的哥”表示,他一边跑车,一边关注着微信群里的动态。他所说的微信群,名字叫“食为蒸公益盒饭”,群里已经有300多人了。
老板史超告诉记者,这个群是食客们自发建立的,他是后来才被食客拉进群里的。这个群设立之后,基本上解决了两个问题:一是浪费的问题,二是食客跑空的问题。
领盒饭的“的哥”告诉记者,他们车队有三分之一的同事在这个群里,如果晚上10时许,正好在湖天大道附近送客,就会过来领一份盒饭,能够省下十来块钱。
只想坚持初心,把事情做好
持续送餐会不会亏损?史超说,并不会,而且这是一件多赢的事。店里是做小碗菜的,每天晚上餐厅打烊的时候,都会剩一点饭菜。这些饭菜不会放到第二天去卖,送给上晚班的人是最好的选择。史超说:“他们把这些饭菜吃了,没有造成浪费,我也感谢他们。”
史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,目前全市有十多家食为蒸的分店,每天晚上,有一名骑手负责把各家店的饭菜集中运送到湖天大道店,由工作人员按照一荤一素的配置进行盒饭打包。按照目前送出3万份的规模,除去其他所有成本,只算打包盒的钱和骑手运送的钱,大概有6万元的成本。最重要的是,餐厅不卖隔夜饭菜,不仅解决了浪费的问题,也为真正有需要的人省了钱。
这家小餐厅在网络上走红后,不少人赞扬老板有大爱,但也有不少质疑声出现。
史超表示,最开始做的时候,确实有质疑的声音,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,毕竟公益餐刚刚起步,有人担心作秀也正常。史超说:“但是太多的声音我并不是很想去听,做任何事情不奢望让每一个人都满意。”史超介绍,最开始发餐的时候,有些来领餐的人,还不一定领情,有些人希望能挑选一下菜品。但是大部分人还是感谢自己,让他感觉到做公益餐是有意义的,可以帮助到真正需要的人。
如今,面对网络上的一些评论,史超已经淡然了许多。他觉得,只要坚持自己的初心,把事情做好,其他的都不要太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