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羲之的代表作 (非兰亭序哦)

王羲之从永和十一年三月(53岁)到升平五年(可能是六月)去世,总共七年多,其留下的书法数量众多,质量也达历史的最高水平。在此期中出现了许多具有标志意义的书法精品,有墨迹也有刻本。

迄今为止,人们关于王羲之草书的评论,多停留在钟张二王的质妍优劣之争,以及诸如“龙跳天门、虎卧凤阙”(梁武帝)、“古今莫二”(羊欣)、“尽善尽美”(李世民)等笼而统之的感觉陈述中。不仅很少有如对行书《兰辛序》,《圣教序》那样的热情关注,更没有人对包括《十七帖》在内的草书代表作进行深入研究。从前面的考证和解析已知,《十七帖》是王羲之永和十一年(355)誓墓归田之后,直到逝世前的六七年间的作品,属于典型的“末年”草书代表作。

笔者认为,《十七帖》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重要特色:

一是章草之韵。

《十七帖》显然是地道的今草(小草)书,但当我们细细品味其作,我们又感到一种清晰的章草余韵荡漾在字里行间。比如《十七帖》的草书基本上字字独立,大部分字的体势趋于扁平,笔画的横平竖直基调贯穿在每一件作品之中,有的地方还明显保存章草书的笔法特征如捺脚、回钩、转折处的隶书笔意等等。典型者如《逸民帖》中的“东”、“久”,《都邑帖》“邑”、“也”,《成都城池帖》“是”、“也”,《讲堂帖》“帝”,《有别帖》中的“宦”等。我们注意到,这是一种与秦汉简犊书法一脉相通,但又完全不同于简牍书法的全新书风感觉。一种如陆机《平复帖》相类似,但又不属于章草的朴拙、厚重感。这是一种全新的书法审美模式。



《逸民帖》


《都邑帖》


《成都城池帖》

王羲之《讲堂帖》唐人临

二是妍美之风。

相对于王羲之所处时代背景而言,《十七帖》书风可谓是风流妍美之极。其笔法稳健而爽利,内含变化极为丰富而自然,笔力精绝,意象万千。在王羲之以前,包括他的老师钟繇、卫夫人的书风,都比较质朴、凝重。《十七帖》草书结字取势似奇反正,点画之间顾盼多姿,线条每若断还连,极富流动的韵律感。

三是简约之旨。

以《十七帖》为代表的王羲之末年草书在点画线条上所达到的简约程度,也是前所未有的。这种简约之旨,实际上是中国书法艺术化的重要规律,由此,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书写,逐渐走向符号化——《十七帖》草书的符号化倾向已经很典型。

四是平和之气。

孙过庭《书谱》说右军书法,来年多妙,“当缘其思虑通审,志气和平,不激不厉,而风规自远”,欣赏《十七帖》草书,这种志气平和,不激不厉的感觉是极为明显的。综观《十七帖》诸作,创作时的笔情墨趣,完全是在不加任何做作的情况下流出来,一点一画,一字一形,好像不费任何心力,信笔所书,但又无处不显得恰到好处。《十七帖》神韵超然而又平和简静的书风,是王羲之末年书风的典型代表,也是他经历一番绚烂追求之后,与人生境界所共达到的终极和美,一种超然物外,自由潇洒的无上之美。

《十七帖》草书所具备的四大特色,在王羲之所处的时代,是一种全新的创造。笔者以为,这便是书史记载王羲之所创“新草”的典型形式,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。

笔者以为,《初月帖》和《寒切帖》代表了王羲之末年书法所达到的最高境界,是艺术化境,是没有他人、他帖可比的。

总之,《十七帖》属于羲之末年书者数量众多,质量极高,形成一个书法阶段,而且是王羲之书法成就的最高阶段。当然不应否认二、三时期的艺术成就和积淀过程。但通读诸书,“右军书法晚乃善”之说,应该是可以成立的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