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版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吉林日报:白山市优化信用服务模式 护航经济社会发展

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5-05-10 11:35:00    

“过去办理业务需要跑多个部门开具无违法违规证明,现在通过‘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’的新模式,不到2分钟就能完成,真是太方便了!”近日,白山市泰基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在体验信用服务新举措时感慨道。

近年来,白山市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支点,撬动民营企业发展新动能,着力构建“234”服务体系,依托信用综合服务平台和“信易贷”平台,坚持常态化数据归集、智能化匹配模式、精细化服务升级“三化引领”,持续完善信用融资、信用报告、信用监管、信用修复“四链条机制”,让信用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“金名片”。

“信用变现”缓解融资难题,精准滴灌民营企业。白山市将信用体系建设与民营企业发展深度融合,依托信用综合服务平台,归集纳税、社保、公积金等企业信用信息,有效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难题,协调各金融机构根据中小微企业差异化需求,提供专属信用融资服务方案,企业信用“标签化”让银行放贷更精准。年初以来,通过“信易贷”平台累计放款4.81亿元,惠及企业66家,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。

“替代证明”改革,企业信用获得感增强。通过打通各部门数据壁垒,将经营主体开具证明方式由“线下多头跑”变为“线上一键查”,有效破解经营主体开具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“繁、难、久”等问题。如今,经营主体可通过“信用白山”网站、“吉事办”手机小程序等渠道,开具用以证明自身在吉林省行政区域内法院执行、发展改革等48个领域有无违法记录情况的专用信用报告,逐步告别“多头开证明”时代。目前,全市累计下载查询专用信用报告超过10000次,惠及企业1121家。

推行信用监管,优化监管服务双提升。大力推动“传统监管”向“信用监管”转型升级,实现主要类型“明确化”、承诺事项“清单化”、行政工作“具体化”,归集全市行政相对主体信用承诺27万条,践诺情况反馈率达到100%。应用吉林省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,以企业违法失信信息为重点依据,完成全市2.8万户企业公共信用综合评价,在纳税、食品药品安全、安全生产等重点行业领域实施信用监管,努力打造遵纪守法者“处处便利”,违法失信者“寸步难行”的信用奖惩格局。

完善信用修复机制,按下信用重塑“快捷键”。企业信用既是“软实力”,更是“硬资产”,白山市在帮助企业提升信用状况上持续发力,依托“信用白山”网站修复专栏和市、县两级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窗口,创新推出信用修复“一件事”服务模式,全面启用信用修复协同系统,实现信用修复服务受理、审核、反馈业务流程全面优化,有效破解“多头修复”“重复修复”等问题。今年以来,为经营主体修复失信信息22条,助力企业重塑信用、焕发活力。



来源:吉林日报彩练新闻

编辑:邱悦

初审:姬广忠

复审:李慧龙

终审:薛晓冬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