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会上强调,要“用心办好群众急难愁盼的事,以如我在诉、如我在访、如我在住之心”,切实解决民生领域痛点难点问题。这“三如”之心,字字千钧,深刻勾勒出新时代党员干部应有的为民姿态与情感坐标。
“如我在诉”,是设身处地倾听疾苦的深情。 它要求我们转换角色,将群众的每一次申诉、每一声叹息,都当作自己切身之痛去体察。教育公平、医疗资源、养老保障……这些沉甸甸的民生诉求,不应只是案头冰冷的文字报告,而应成为驱动我们行动的紧迫信号。唯有设身处地,才能穿透纸面,感知那些“急难愁盼”背后真实的焦灼与期盼,让回应直抵民心深处。
“如我在访”,是躬身向下问需于民的笃行。 黄强书记特别指出要“‘四不两直’深入一线,问需于民、问计于民、问效于民”。这要求我们走出机关大门,将办公室搬到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。只有以“如我在访”之心沉入基层,才能拨开汇报材料的迷雾,直面原生态的民情冷暖,触摸最真实的民生脉动。唯有如此,才能让政策制定与执行真正贴合大地,精准疏通民生堵点。
“如我在住”,是融入烟火感知冷暖的自觉。 这是“三如”之心的升华,要求为民解忧不搞短暂的停留,而要真正“住”进群众的生活场景,在柴米油盐中感知民生温度。老旧小区的设施不便、社区服务的细微缺口、日常生活中的不便之处,只有将自己代入其中,才能感同身受。这种深度融入,方能促使我们以主人翁姿态去解决那些习以为常却又影响深远的“小事”,让治理的关怀如阳光般洒向每个角落。
这“三如”之心,共同熔铸成一把开启群众心门的“金钥匙”。它不仅是对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,更是对党员干部情感能力、工作方法的时代锤炼。当每一位干部都能真正把自己摆进去,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,急难愁盼的解决就不再是冰冷的行政任务,而是充满温度的情感连接。
“如我在诉、如我在访、如我在住”情真意切。当“我”真正融入“民”,当干部之心与百姓之心同频共振,每一件民生“小事”的解决都将成为筑牢执政根基的基石。(久泰平)
初审:熊一黎
复审:曲翱
终审:陈尤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