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郭先生吹竽的故事

1

战国时期,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。(竽:古乐器,形状像现在的笙)

而且喜欢很多人一起为他演奏,所以齐宣王派人寻找擅长吹竽的乐师,组建了一支演奏乐队,一共300人。而那些被选入皇宫的乐师,也得到了特别优厚的待遇。

  那个时候,有一个叫南郭的浪荡子弟。听说齐宣王有这样的爱好,就想加入乐队。就想办法见了宣王,说自己是个大音乐家,博得了宣王的欢心,把他收进了乐队里。好笑的是,这个南郭先生根本不会吹竽。每当乐队给齐宣王演奏时,他都会混在队伍里,模仿其他乐师,摇头晃脑,假装在那里演奏。因为动作学的很像,又因为有数百人一起演奏,齐宣王也看不出来其中有假的。就这样,南郭混了几年,不仅没有露出任何破绽,还像其他音乐人一样得到了丰厚的奖励,过上了舒适的生活。

  后来齐宣王死,其子齐潜王继位。潜王也喜欢听吹竽。只有一点不同,他不喜欢合奏,而是喜欢音乐家一一给他演奏。

  南郭先生听到这个消息吓得浑身冒汗,整天都在担心。他心想,这一次如果露馅了,丢了工作是小事,要是被判个欺君之罪,连脑袋都留不住了。于是,潜王还没叫他上场,他就吓得迅速溜走了。


2

这个故事出自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齐宣王使人吹竽;必三百人。南廓处士请为王吹竽;宣王说(悦)之。廪食以数百人。宣王死;傚王立;好一一听之;处士逃。”

现在滥竽充数常有两种用法:

①比喻没有真实本领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充数,也比喻以次充好。

②用来表示自谦,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数而已。
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,与本站无关。其原创性、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
首页